文明礼仪伴我成长
——为明讲堂之(一)
2017年2月22日下午4点,武汉光谷为明学校初中部新一年的为明讲堂正式开讲,主题是《学文明礼仪,促健康成长》,由初中部主管德育的刘明刚老师主讲,全体初中学生参与的一堂学生讲座。
刘老师从为什么懂礼仪入手,不仅让学生们认识到:礼仪不仅是个人美好形象的标志,是家庭美满和睦的根基,也是人际关系和谐的基础,还是今后各项事业发展的关键,更是体现社会文明进步的载体。
刘老师又从个人仪表,仪容,美发,服饰,微笑等方面给学生们讲解了一些基本要求,刘老师强调:仪表是人的外表形象,包括仪容、服饰、姿态和风度,是一个人教养、性格内涵的外在表现。尤其是强调了发型,发型的选择要根据自然、大方、整洁、美观的原则,既要观察发型的流行趋势,又不能盲目追赶潮流,重要的是应该考虑到自己的年龄、性别、职业、性格、爱好和脸型特点。
刘老师还从服饰的角度对学生进行了相关知识的宣讲:
服饰,也要讲原则,应该遵循国际通行的“TPO”三原则:
T(Time)表示时间,即穿着要应时。不仅要考虑到时令变换、早晚温差,而且要注意时代要求,尽量避免穿着与季节格格不入的服装。
P(Place)表示场合,即穿着要应地。上班要着符合职业要求的服饰,重要社交场合应穿庄重的正装。衣冠不整、低胸露背者委实不宜进入法庭、博物馆之类的庄严场所。
O(Object)表示着装者和着装目的,即穿着要应己。要根据自己的工作性质、社交活动的具体要求、自身形象特点来选择服装。
服饰也讲究协调,要与年龄、形体相协调。更要与学生身份相协调。
刘老师又从微笑的重要性的角度,阐释了微笑对于社交礼仪的重要性。
在刘老师的讲座中指出:微笑——人生的无价之宝。微笑是人人皆会流露的礼貌表情,不仅为日常生活及其社交活动增光添彩,而且在经济生活中也有无限的潜在价值。
而这“微笑”就是礼仪中最简单、最通常的表达方式,也是人们亲切友好最具美感的表情。微笑犹如百万财富般的珍贵。它既是一种感情,也是一种品格,还是一种技巧,它可以化为巨大能源和物资。
通过刘明刚老师的讲座,学生了解了和自己年龄特征相符的礼仪的相关知识,知道了有关坐立行走基本礼仪要求。通过这种形式的讲座,不仅开拓了学生的视野,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更有助于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与整体水平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