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谷为明 教研写真(9)】心中有课标 教学有方向——小学部英语组对于新课程标准的学习与探讨
— 武汉光谷为明实验学校 —
心中有课标 教学有方向
小学部英语组教研
为了进一步促进教师学习与领会《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版)》,提高日常教学中实施和运用新课标的能力,小学部英语教研组全体教师齐聚一堂,开展了以“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英语”为主题的探讨活动。活动由陈泓宇和郭方星两位老师发起,给全体教师做了详细和精彩的分享。
培训分享
陈泓宇老师的分享首先给出了三个值得思考的问题:1.英语是什么?2.英语课程是什么?3.英语课程能做什么?引发了大家的思考和讨论。接下来,她给出了详细的解答。
首先,陈泓宇老师带领大家共同回顾了2022版《英语课程标准》中的内容记载:英语属于印欧语系,是当今世界经济、政治、科技、文化等活动中广泛运用的语言,是国际交流的重要工具,也是传播人类文明成果的载体之一,对中国走向世界、世界了解中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重要作用。她指出英语教师在英语课程中,应多注重交际的内容、信息的传递性和可理解性,对学生的错误应持更宽容的态度,不必“每错必纠”。
其次,她也分享了在新课标的理念下,英语学科需要达到发展语言能力、培育文化意识、提升思维品质、提高学习能力的四大目标。
接下来,她分享了真实课例《How’s your school?》,通过生动的图片分享和精彩的课程讲述,将老师们带入了真实的课堂,仿佛身临其境。老师们不仅感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皮影戏的魅力,同时也切实体会到了英语课程中新课标的落实。课程中融入了中国传统文化、美术、表演等多学科文化,让孩子们在了解国外学校的同时也更加热爱自己的学校,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更加自信。
紧接着郭方星老师针对教学课例《Mary’s Diary》结合朱蓉专家的点评进行了整合。她提出了以下四点:一、让知识发声。引导学生参与其中,支撑反复演练,形成自己独立的见解。二、让思维可见。通过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解决问题,层层递进。三、让文化沁润。树立跨文化知识,将英语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有趣、丰富饱满。四、让生命灵动。教会学生在参与英语课堂的同时如何利用现有知识解决生活中出现的实际问题。
郭老师通过以上四点,以她的个人经验和日常课堂案例为切入点,同时结合了新课标的理念,向老师们阐述了她的教育机智。对此,老师们积极展开了热烈的探讨。
最后,教研组长程淑君老师进行了点评和总结。她大力赞扬了两位老师的精彩分享,也肯定了两位老师对新课标的学习感悟。她认为教育是一场“博弈”,与此同时,做教育者也要有自己的情怀。她说:“教师就像蜡烛,在点燃自己的同时,照亮了他人。我们作为一名教育从业者,要做出自己的智慧,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多看书、不断学习,更新自己的知识库,做一名终生学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