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发展课堂 品数学味道
11月的深秋,美丽的杭州,我们一起相约。在11月10日到11月13日,我有幸和50几位来自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的数学教师一起,来到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参加了“千课万人”核心素质下的小学数学“发展课堂”研讨观摩会。在这四天时间里,我看到了40节来自全世界各国各地的特级教师、优秀教师所展示的优秀的课堂。在四天的时间里我们高强度的聆听了各种课型各种风格各种方式的数学课,可以说是收获满满,震撼多多,反思不断……同时也引起了我内心的关于数学课堂的思考。
第一, 激发学生探究的意识
数学课堂可以说是需要探究的课堂,需要思考的课堂,更是需要思维的课堂,在当前核心素养下,我们更要关注学生的思维。如果一堂课一开始就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提出自己想探究的问题,找到数学探究的任务,那时我想孩子们的思维在交流和碰撞。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黄爱华老师执教的《商不变的性质》这节课,他首先由上节课的老师讲课内容变变变,引出他本节课的内容让学生猜一猜这节课老师可能会讲什么内容,马上引起学生的兴趣,眼尖的同学马上根据课题猜是不变不变不变,也有同学说变,经过一番猜测后,黄老师出示问题:你们认为今天研究的到底是变还是不变呢?经过一番辩驳后,同学们统一了看法:既研究变,也应研究不变。然后马上确定了今天这节课学生要探究的问题是被除数和除数怎样变,商才会不变呢?这样激起学生想探究的意识,这个时候黄老师给出一组算式,让学生通过看算式,自己模仿写算式,发现规律,最后自然而然的探究出商不变的规律,整个过程巧妙,令人叹服!
第二,引导学生学会交流
名师的课犹如天马行空,刘德武老师的小乌龟、徐长青老师的烙饼子,唐彩斌老师的面积的变化,吴正宪老师的数学故事等等,他们的设计总是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同时一些细节的处理,让我意识到,数学课还可以这样玩!唐彩斌、刘德武、吴正宪等老师在制定教学目标的时候,不仅着眼于知识的本身,而且更看重于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思维是否获得发展,数学思想和方法是否得以体现。在课堂上,教师都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学生在问题的指引下,展开探究交流的活动。他们的课堂上都有一个共同点,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的交流,生生互动,并且教会学生交流的方法,比如说请同学们听我说……,我要强调的是……,大家同意我的观点吗?大家还有什么问题要问我?这些话相当于是给了学生提供了一个课堂交流的支架,让学生说中有思,思中有法,法中有意,意中有情。 在学生课堂交流中丰富学生发展的活动。
第三,让学生觉得数学好玩
“数学好玩”就是引趣,让学生感到学习数学十分有趣,这是学生学习的源动力。在数学课堂上只有让学生充分的体会到数学好玩,那么才会进一步驱动学生去“玩好数学”,记得刘德武老师执教的《轴对称图形》就是用好玩的数学吸引学生,引导学生玩好数学的,那只会玩的小乌龟带领着二年级的孩子们体会轴对称图形的特点,同学们兴致盎然,乐趣不断。徐长青老师的课《烙饼问题》,整节课用游戏的形式,在模拟烙饼的过程中,用形象的操作(学生的手当饼,老师的手当锅),配上生动的声音(噗嗤),边操作边说时间,整堂课笑声不断,学生理解容易,在一个数学课堂上玩出了新知识,玩出了文化底蕴,让学生充分的体会到数学好玩。
总之,在教学时,我们的教学无论采取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或模式,我们都应该更加关注自己的教学是否真正促进了学生积极地去进行思考,并能逐步学会想得更清晰,更全面,更深入,更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