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战“疫”,为明助力系列报道】 帮社区买药的姥爷 一篇作文感动你我
我的姥爷,是个“不听话”的人,我们都被关在屋里,他却到处“瞎动”。来自国际七(3)班的曾子瑜同学在她的作文中写下了这样一段话。
原来,在疫情期间,曾子瑜的姥爷(外公)张保东所在的社区有许多患有慢性病和“非新冠重症患者”的老人面临着吃不着药的情况。而此时,她的姥爷作为志愿者,主动向社区提出申请,替小区里的老人代买药品。
姥爷,我的抗疫英雄
七(3)班 曾子瑜
冬日已至,春节已至,疫情也至……
从前,武汉市热闹非凡,一出门便会碰着摩肩接踵的场面,人们纷纷加入坐车拥挤、开车拥堵的队伍里。如今,因为疫情,路上竟然不见一车难见一人,空荡荡的街道不禁让人打起寒颤。
遵听钟南山院士的话:“春暖花开再动一动。”每天,我都会趴在窗前,看向窗外。冷风“呼呼”吹过,树叶没精打采地在风中摇摆,花儿也不知在为谁低头叹息。有时,火红的太阳出来了,阳光普照大地,使外面的世界看起来不再冷寂,使屋里的人们有了“一切都已经过去了”的错觉。
我的姥爷,是个“不听话”的人,我们都被关在屋里,他却到处“瞎动”。姥爷住在老年社区,他跟其他很多老年人一样常年要服用药物。但是在疫情期间,很多药房都关门了,而开门的药房又不能提供配送药物的服务,小区此时又管控越来越严,小区里的人不能随便进出。这样就导致了很多行动不便的高龄老人面临着吃不着药的局面。此时,我的姥爷与另外一个爷爷挺身而出,主动向社区提出申请,替小区里的老人代买药品。
社区的工作人员听说了他们要去买药还特意为他们准备了专门的车辆,将我的姥爷和另外一个爷爷送到了药房。可以想象,两个年过花甲的老人,一份药品一份药品地打包,一定是十分艰辛的。我记得那天妈妈激动的告诉我:“鱼儿,快来看啊!这是你姥爷小区的物业发的群消息。”只见照片中的姥爷正在打包桌上的药品,一包、两包、三包、四包……满满当当摆了一整桌。他的手中正拿着一大包,打着结,我想他是在细心地核对药品吧。他身后的另一位爷爷弯着腰,埋头整理一大纸箱的药品。两位老人,在黄晕灯光下的地下室里,为社区的其他老年人贡献着一份力量。姥爷说,因为自己是党员,这样的事情理应由他来负责,这样的担子理应由他来挑起。
林清玄说过:“只要在坏的情况下,还能维持人情与信用,并不失去伟大的愿望,那么再坏的年景也不可怕。”2020年注定是一个不那么平凡的年岁,甚至它是在人们热闹非凡的庆贺中带来不幸的年岁。但因为有像我姥爷一样的人们,有了大家共同战“疫”的愿景,它看起来不再那么糟糕了。相信我们一定会取得抗击疫情的胜利!相信我们和春天的约会就要来临!
为更进一步了解的情况,我们也在第一时间通过微信语音留言的方式连线了曾子瑜的妈妈。
63岁的姥爷曾做过心脏支架手术,也是一个“非新冠重症患者”。
曾子瑜妈妈介绍到:姥爷所在的老年社区里有很多的“重症患者”,如慢性病、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等等,还有一些是动过大手术的,需要长期服药,这样的老人,大概有100多人。老人年纪大了,不方便去外面去拿药,有的老人的子女也不在身边,所以姥爷主动申请去做这个事情,要不然他们就会就没药吃。
姥爷本身也是党员,平常就比较热心。
刚开始的时候,是对接汉口大药房的一个小伙子每月送药过来。姥爷就把地下室外面连着的一个院子腾出来让他歇脚,让大家统一到这里拿药,就比较方便。姥爷帮大家收集资料,把医疗卡、药物全部都用袋子封好,一个个叫他们过来取药。
后来因为疫情防控更加严格,药品无法按时送达,姥爷就和另一个志愿者一起从盘龙城到黄石路的大药房拿药,来回接近40多公里,先后已经去拿了两次药。社区也是看到这么多的老人需要药,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给他们派了一辆车。
姥爷替大家收集资料,然后去把所有的药拿回来,然后再分发给大家,而且还是在原来的地方。
姥爷这个人比较低调,他从来都不愿意多说。
曾子瑜妈妈说到:姥爷一直没有提过这件事,正好有一天给他打电话,他说自己在外面拿药,家人才知道,而且非常担心。当时以为姥爷是给自己拿,想着没有必要出去一趟。后来才告诉他是给大家去拿药了。自己本身也有慢性病让家人非常担心,曾子瑜妈妈告诉姥爷:只拿一次就可以了,不要再去了。
结果后来又过了几天。鱼儿(曾子瑜的小名)给姥爷打电话的时候,他又在外面,然后去了第二趟。为什么总是这样出去?直到后来看到社区写的《灾难面前显真情》,才知道他是去帮大家做好事去了。
之后曾子瑜的妈妈也跟姥爷说了一些嘱咐的话:反正您自己也有病在身,要注意做好防护。
然后看到大家又在社区的群里面那么真诚的感谢他,曾子瑜妈妈想到自己的父亲也是帮大家解决了一个大问题不是吗?想着自己的父亲在这种关键的时刻能冲在前面,也是一种欣慰。
为所有冲在一线的老一辈党员点赞,这样的精神值得所有年轻一辈学习与传承。
学生作文指导老师:尹俊
编辑:胡惠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