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谋事之才” 传“立世之德”
小学部张京芳老师优秀事迹
2020年,不平凡的一年!在这一年里有太多的人和事被人们记住,也有太多感人的故事让人们无法忘怀。曾经看到这样一首诗歌:
面对困难,英雄喜欢逆行。
面对洪水,英雄喜欢抵抗。
面对猛兽,英雄喜欢搏斗。
面对疫情中受难的人们,
英雄掉下来两颗金子般的泪。
那泪里充满着朴实和圣洁,
诠释着职业特有的内涵。
那泪里充满了担当和责任,
透视着人情的温暖爱意。
那世上最亮最感人的泪,
是奔赴前线奋斗英雄的泪!
若问什么让人心醉?
最是英雄泪。
有这样一群人,在武汉封城直到如今始终坚守自己的岗位,他们同样在用自己的行动感动着武汉,感动着中国。他们就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武汉光谷为明实验学校的教师们有着对教育的挚爱,对学生无私的关爱,面对疫情,老师们始终如一,默默奉献,他们用爱心和责任心点亮了孩子们稚嫩的心灵。若问什么让孩子心醉?最是教师泪。让我们一起走近张京芳老师的故事。
用心教育
张老师担任两个班的数学教学工作,同时担任一个班的班主任工作。作为班主任,张老师深知要想走近学生的内心,快速拉进与孩子的距离,家访是非常有效的方法。
还记得2019年8月底,新学期开学之际,张老师在两天内走访了27个家庭,白天顶着焦阳,晚上披着月光,当走访完第27个家庭回到家中时已经是晚上11点了。家访之后,家长们更能体会老师的良苦用心,也能更好地配合老师的工作,真正做到了“家校携手 合作共赢”。
在2020年2月18日,正当家长们、孩子们面对线上教学不知所措的时候,张老师在家长会上的一席话给家长们指明了线上教学的方向,让孩子们明确了学习的要求,不再抱着“回学校再补课”的想法,而是脚踏实地上好每天的网课。2020年的疫情虽然不能线下家访,但是“办法总比困难多”。张老师在三月份开展一系列视频家访活动,给居家学习的孩子们送去了慰问和温暖。与其说给孩子们送去温暖,不如说孩子们的坚强和独立自主的精神也深深打动着张老师。视频中可以看出孩子们身在不同的城市,武汉、贵州、内蒙古、神农架……张老师的心深受感动,是这场疫情阻隔了孩子们正常返校!孩子们一面要防止病毒的侵袭,一面还要学习,看到孩子们稚嫩的脸上因看到老师而绽放的笑容时,张老师的心在流泪,她想通过自己的努力送去哪怕是微不足道的温暖。
用情教育
优二(2)班的学生付振廷,他的父母均是一线医生,学生马琰荔的妈妈也是医生。父母每天穿着厚厚的隔离服,常常在隔离病房里照顾病人,没有办法做到常常和在远方的孩子视频。一个多月以来,孩子的心情越来越不安。这时,张老师默默发动家委和家长们,给在一线抗疫的家长们送去祝福。当付振廷和马琰荔的家长们突然收到孩子们祝福的小视频、手抄报时,激动得流下了热泪。付振廷、马琰荔同学也明白了父母所做的事,是多么崇高的事业,他们的父母是人们心目中的英雄!
在武汉的疫情最黑暗的时候,国家派出了三万余名医务工作者来支援武汉。当看到这些“逆行者”的故事,张老师的心也被触动了。正值学校倡导师生用书信、画报、视频等方式表达对“最美逆行者”的感谢,张老师在工作之余,用近一个星期的时间画了一幅手绘作品《白衣天使 沪武平安》,赠送给了上海交大瑞金医疗队,同时捐赠了三千元的水果,表达了作为武汉人的她对“逆行者”的衷心感谢。
以身示范
《礼记·文王世子》中说:“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也。”作为一个老师,要注重德才兼备,不仅要授学生“谋事之才”,更要传学生“立世之德”,而传德尤为重要。张老师经常严格要求自己,以身示范,她深知“身教重于言教”的道理。
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使张老师一家四口被隔离在武汉,张老师的爱人在2月9日就去做了志愿者帮助医疗队,两个月没有回家。张老师一边上班,一边带着两个孩子。一个孩子10岁在上网课,一个还是幼儿园的小朋友。她常常工作到深夜,因为要等孩子们都睡着了,再去批改学生们的作业。因为长期紧张的生活和工作,张老师不小心拉伤了左手臂肌腱,她默默承担着这一切,没有耽误一天课程。在期中家长会上,她还在给家长们打气加油,让家长们振作精神,用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各样的挑战。 越是艰难处,越是修心时。张老师时时以身示范,用实际行动谱写着动人的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