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填写学生学籍信息表的告家长书
亲爱的家长朋友们:
今年是国家学籍管理录入年,10月份为学生信息采集期,11月上旬为学生国家学籍的录入时间,最终每位学生将终身拥有一个学籍号。此项工作的重要环节为学生信息的采集,故需要广大家长积极配合填写,现将学籍的重要性和国家学籍管理(以下简称国网)操作流程以及家长需注意事项告知如下:
第一部分 国网学籍的重要性
系统建设背景学籍管理是学校和教育行政部门一项重要的日常工作,也是一项基本教育管理制度。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化的学籍管理已经成为发展趋势。近年来,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也提出了学籍管理信息化的要求。建立信息化的学籍管理系统,是提高教育管理水平的基础性工作,是加强和规范中小学学籍管理的有效途径,是新时期学籍管理的迫切要求,是各级政府教育督导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
目前我国的学籍管理工作存在如下亟待解决的问题:
1.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人员流动频繁,随之带来子女流动,特别是跨省份、跨地区转学,无法掌握学生流动的准确数据、实现统一管理。教育经费等教育资源的配置水平也有待进一步提高。
2.目前只有部分省市建立了全省或地区性的电子学籍管理系统,而且仅局限在本地区范围内运行,地区与地区之间缺乏必要的衔接,学籍管理系统还没有全国联网,造成已有的学籍系统统计数据陷入“信息孤岛”的泥潭。
3.现有的学籍管理系统是分段式管理,没有完整的终生学籍档案跟踪,尤其是,基础教育的学籍信息与大中专院校的学籍信息不连续,给管理工作带来困难。
4.尚未制订全国统一的学生学籍管理办法。就全国范围的学籍管理来说,需要在各地实践的基础上,建立全国统一的基础教育学生学籍信息化管理体系,在建设统一的学籍信息管理系统的同时必须制订统一的学籍管理办法,这是适应基础教育发展和教育现代化的一项重要措施。
从以上问题可以看出,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流动人口的不断增加,学籍管理工作日趋复杂,建立在户籍制度上的中小学学生学籍管理体制已经不能适应新的形势,改变传统的学籍管理模式和方法,推进中小学学生学籍管理信息化,建立全国范围的学生基础数据库,真实掌握全国范围每个学生信息,为学生资助、义务教育经费保障、事业统计以及日常管理和科学决策提供真实、准确的数据势在必行。建设规划科学、结构健全、标准统一、分布协同的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是适应基础教育发展和教育现代化的一项重要措施,对于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水平,保证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的顺利实施,以及提升基础教育的整体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在管理工作中具体的价值是:
1.提高基础教育学籍管理水平。
2.真实掌握每个学生信息,实现全国范围的中小学学生学籍数据共享和分析利用,为日常管理和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3.为解决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学,实现“控辍保学”,治理和缓解义务教育阶段择校、核定新生身份等问题提供支撑。
4.为学生资助、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等提供更为真实、准确的数据。
5.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改革提供支撑。
国务院领导对此项工作高度重视,多次作出重要批示。2010年3月,教育部财务司在与财政部教科文司商议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有关工作时了解到,按照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要求,财政部已经把加强义务教育经费管理作为2010年的一项重点工作,希望教育部能够尽快建成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籍管理信息系统,为义务教育经费管理提供客观、真实的基础信息。在此前后,袁贵仁、陈希、陈小娅、郝平、刘利民等部领导均做出重要批示,要求加快推进。
第二部分 国网操作流程
1.班主任给家长发一张纸质学生基本信息表,家长如实填写,具体操作请看第三部分。
2.班主任根据家长的填写内容录入电子表。
3. 班主任打印电子表,再次发给家长,家长认真核实后,签字,返还班主任。
4. 班主任确认学生信息无误后,签字,把电子表和纸质表交学籍管理员。
5. 学籍管理员审核后,交校长签字,盖章。
6. 教育局审核学生信息。
第三部分 家长填写须知
学生信息采集表样表如下:
备注:
1.表中带星的为必填项。
2.学生身份证号必填,请注意不要出现多位少位。
3.出生地和籍贯按学生的户口本上填写,具体到市或县。
4.户口所在地按户口本首页,如实填写。
5.户口性质为农业或非农,如实填写。
6.入学年月为学生上小学一年级时的时间。
7.现住址,通信地址和家庭住址可以一样,具体到门牌号。
8.联系电话统一填11位手机号。
9.表中没有带星的,也请尽量填写。
10.确认无误后请家长签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