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名家 | 书写新时代的美好教育
黄东,武汉光谷为明实验学校校长。他从小爱好书法,尤其喜欢行草。在他的办公室的墙上,挂着他的书法作品——孟浩然的《春晓》。《春晓》是孟浩然的代表作之一,短短20个字,灌注着诗人的生命,跳动着诗人的脉搏,洋溢着诗人对春天的无限热爱之情。看书法作品《春晓》,布局疏密恰当,笔画粗细有度,用墨深浅自然;字形或大,或小,或飘,或飒,或厚,或重,其中,“春”字拙实,“风”字秀逸。整个作品似乎有一股春天般的气韵在流动,富有生命活力,与原诗所描绘的意境相得益彰。
西汉文学家扬雄曰:“书,心画也。”书法是人的心理描绘,可知人的德行和品性。从今天来看,品鉴一位校长的书法作品,往往可以知晓他的办学思想和办学功底,其本质是学生的发展,其核心是学校的架构。学校的架构就像书法的布局一样,决定学校的发展方向和潜力;架构好的学校,就会彰显出一种勃勃生机。黄东对教育的情感就像孟浩然之于春天,他希望从教育的本质出发办学,优化学校架构,给学校带来真正的教育春天。
第一次见黄东,记者就觉得他那棱角分明的脸庞给人一种干练的印象,坚毅的目光透露出果断的执行力。第二次见黄东,与之交流两个多小时,谈教育,谈人生,谈抱负,他很少提及到自己的个人生活,他谈话的核心就是为国家育有用之才。
从内心选择,无悔教育人生
从开始选择从事教育至今,哪怕一路坎坷,但我从没有后悔过。
——黄东
采访黄东,谈教育,他侃侃而谈。他从基层教育一步一个脚印走过来,对教育非常熟悉;他一心扑在教育上,对教育非常热爱。
黄东的父亲是一位从师范毕业的公办学校的教师,从小受到父亲言传身教的影响,所以他报考了师范,并且在1990年师范毕业时到恩施市沙地中学任教。他在这所乡镇学校工作的11年期间,学校连续9年中考列全市第一,甚至有城里学校的学生倒流到乡镇学校上学,可以说学校的成绩非常辉煌。黄东个人也积极要求进步,在此期间入了党,而且最后几年担任了校办主任这个学校的“多面手”职务。正是在这个锻炼人的岗位上,黄东视野逐渐变得开阔了。
在沙地中学,黄东看到了自己的未来发展轨迹和“天花板”。他喜欢运动,长期锻炼,身体非常强健,浑身总是充满力量。在他的潜意识里,他可以承受更大的压力,因此内心深处不停地涌动一种使命感——接受先进的教育思想,更好地服务于毕生从事的教育事业。
2002年,正处于上升势头的黄东,毅然决然地辞去公办教师身份,来到广西英才(玉林)教育,跨入民办教育行业。尽管周围的朋友有些不理解,但是他听从内心使命的召唤。在一些人的眼中,民办教育不是正规的教育,但是在黄东看来,民办教育拥有相对灵活的机制,且一样地按照党的教育方针办学,一样地为国家培养人才,民办学校的经营性质更有利于自己为教育贡献力量。在这所4000多人的学校工作了8年时间,他不断汲取营养,提升自己的理论水平和专业素养,职位从班主任到招办主任,到德育主任,再到副校长。伴随职务的不断晋升,他积淀的办学经验漫漫地串联起来,逐渐形成办学理念的雏形。
黄东始终是一个不断给自己“加担子重量”的人。2009年7月,他再次作出一次新的选择,加入的武汉为明学校。他的选择不是毫无准备的冒险,而是经过了深思熟虑。记者问他,为何要放弃拥有4000名学生的学校的副校长去应聘一所新学校的德育主任,何况这个新学校的规模只有原来学校的十分之一?“我非常崇敬全国知名教育专家周恩芝校长,认同她的教育理念,向往北大附中为明这个品牌。”黄东淡淡一笑,“我希望在这个有前途的学校为国家培养更多的良才!”
2009年的武汉为明学校还处在创立初期,百业待兴,黄东一进校就身兼德育副主任、招生办主任两职。他说搞好工作还得靠行动。说干就干,为了扩大招生规模,他亲自带队跑遍了附近多个地市州,同时走访了武汉东西湖片区所有的幼儿园,组织招生宣讲百余次,认真了解生源情况,宣传学校的办学理念,热心为家长服务,创造了良好口碑,得到了社会的认可,两年时间在校学生数达到近千人。
2011年9月,武汉为明学校接收了原武汉市七一寄宿小学,900多学生和90多位老师加入到武汉为明学校。学生数量突然增加,办学条件未能及时跟上,两校师生没有完全融合,家长的各种质疑给学校管理带来了巨大的压力。越是困难,越是要迎难而上。黄东搬一张桌子,坐在大门口,每天接待上百位家长,详细收集家长的意见或建议,再向校长汇报,然后召开行政会议,一一解答家长的疑问。经过耐心沟通,取得了全部学生和家长的信任,接收工作平稳渡过。此时,学生人数扩增至3000多人,学校一跃成为武汉市东西湖区民办教育大校,创造了武汉市民办学校飞速发展的奇迹。
2013年,黄东被任命为武汉为明学校初中部主任,全面主持初中部工作。没有华丽的辞藻,也没有豪言壮语,肩负着办学的责任与使命,他一心扑在工作上。早来晚走,兢兢业业,狠抓教学质量,带领初中部老师艰苦奋战,把辛勤的汗水洒在了为明校园,洒进了每一名初中学生的心里。辛勤的耕耘收获了甜美的果实,2014年中考创造了全区中考总成绩第一名的辉煌,在全区前十名学子中,为明学子勇夺四席。
经过武汉为明学校5年的历练,黄东积累的办学经验越来越丰富,他的办学思想就像含苞待放的花蕾,正在等待机会,开放出美丽的花朵。
机会总是眷顾有准备的人。2014年11月,黄东临危受命,由武汉为明学校(东西湖校区)调至武汉光谷为明实验学校,先后出任校长助理、执行校长、校长,全面主持学校工作。
黄东因追求实现更高的教育理想而三次变动工作地点和职务。每一次变动,他肩上的担子都加重了。跨入广西英才(玉林),他用8年时间夯实了深厚的基础;他用5年时间跨越了自己独立办学前的最后藩篱。调任至武汉为明实验学校,对黄东来说,是一个新的挑战。在这个新的战场,他将怎样带领学校实现历史的跨越?
从大处着眼,明晰学校方向
负起历史责任,做一个有思想的校长;负起教育责任,做一个有远见的校长;负起社会责任,做一个有良知的校长。
——黄东
一校之长,自带光环,令人羡慕,但是黄东看到的却是校长肩上所承担的责任。基础教育对一个人的成长至关重要,关系到未来能否成为国家的有用人才。因此,他总是提醒自己,要把这根弦绷紧,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走优质教育的发展道路。
2014年11月,光谷为明实验学校改制才一年多时间,却陷入艰难处境:可以容纳2000人的学校,学生人数只有区区170人。走进校园,枯萎的野草竟然有一米多高,到处显得破败和荒凉。老师们普遍人心惶惶,“这个学校还能撑得下去吗?”家长们更是怨声载道,“学校再搞不好,我的孩子将转校!”
一位有作为的校长,往往会不惧困难、迎难而上,把压力转化为前进的动力。但是,作为一把手单独驾驭一所学校,毕竟不同于以前作为副手那么单纯,他需要考虑学校的宏观和未来。他思考问题的视角是全方位的,他要了解老师的状况和想法,了解家长的困惑和期望。于是,他来学校后,首先做了三件最为紧迫的事情:
一是整治学校环境,让学校变得优雅。黄东说,“环境是无声的语言,最能直截了当地显现出一个学校是否有活力和朝气。”他将所有的老师组织起来,给他们发手套和拔草工具,让他们亲身投入到美化学校环境的劳动之中。在拔草的过程中,他关注老师们的积极性,看老师们对办好学校是否有信心。拔草不是简单的一次劳动,而是给老师们打气的活动。只有鼓舞了老师们的信心,黄东就觉得自己有信心。
二是与家长沟通,让家长消除疑惑。学校地处武汉光谷高新技术开发区,家长一般具备较高素质,他们普遍希望孩子能够得到好的教育。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黄东几乎与每一位家长都有交流。家长大多是带着很多问题而来,希望得到学校明确的答案。黄东反复跟家长解释学校未来的发展规划,用真心和诚意打动家长,让家长放心。同时,也借交流的机会,收集家长的建议和意见。
三是召开全体教师大会,让学校校正方向。黄东将全体教师带到环境优美的风景区,召开全体教师大会,让含有臭氧的自然清新的空气激发教师们的灵感。在会上,老师为想出一个好点子而凝神聚思,为讨论一个观点而争得面红耳赤,为达成一个统一的说法而鼓掌欢呼。经过紧张而激烈的讨论,黄东和老师们形成了一致意见,出台了《学校五年发展规划》,明确学校的定位是“国际化的中国学校”,学校的目标是“培养具有中国灵魂和世界眼光的现代人”。
学校的定位和培养目标,既体现了黄东为国育才的神圣使命感,又彰显了其培养学生适应未来的责任心。经过几年的探索和实践,他对培养目标进行了反复细化和凝练,以便于全校师生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到2017年,黄东的办学理念才臻于成熟,形成了光谷为明实验学校的办学理念体系。
黄东认为,具有中国灵魂,与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立足中国大地办教育”一脉相承。“弘扬传统文化,铸就中国灵魂”,要求学生树立文化自信,有艺术表现力,有人文趣味,要积淀传统经典,让学生骨子里浸透中国文化元素。这是学校的根,也是学生的根。没有传统文化的熏陶,学生就没有远大的报国理想,要么陷入功利的学习目标中,要么跌入厌学的黑洞,无法成为未来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对国家来说就是极大的损失。
具有世界眼光,就是要从全球的视角看中国、看世界,看中国和其他国家之间的关系,看中国文化和其他文化之间的异同。他说,未来中国人,要有能够融入世界的意识和能力。“提升现代素养,争做世界公民”,要求学生有国际情怀,具备科学精神,有艺术修养,拥有公民素质,让学生放眼世界,放眼未来。这种方向定位,决定了学生未来的大局观。
落实培养目标,关键在于课程。在黄东的带领下,学校课程与时代接轨,与国际接轨,最终形成了富有为明特色的“一体两翼”的课程体系。“一体”是指以国家基础课程为主体,这是学校教育教学的基础,体现了国家意志,保证学校始终沿着为社会主义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个大方向走。“两翼”是指国际理解课程和为明特色课程。具有国际眼光,首先必须“看”国际,国际理解课程就是为学生打开“看”国际的窗口。看是理解的基础,理解是国际化的前提。国际理解课程包括国际教材、国际游学、国际交流、国际大赛等。为明特色课程,有40多种,包括琴棋书画等艺术类、球类体操游泳等运动类,以及家长课堂、社会实验、游学、科技活动,等等。
站在时代的前沿,黄东勾画的武汉光谷为明实验学校的未来蓝图,为学校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一位其他学校的校长在参观光谷为明实验学校后,发出了由衷的感慨:“光谷为明实验学校登高望远,心系天下,坚持以完整的教育培养高素质的现代人,志存高远,阔步向前,在创新的路上一路驰骋,领航高歌。”
从细节着手,创新学校管理
让学生快乐,老师幸福,家长满意,社会认可,是我办学的最大心愿。
——黄东
与黄东交谈,他条理清晰、思维缜密,彰显了一位名校长的独特个性和魅力。在记者看来,他具有大格局、大视野,这让他可以很轻易地跳出学校的院墙,来看待教育走向和学生发展;同时,他又是一位执行力很强的校长,善于从细节着手,使教育理想落地,把常规工作做出“新意”来。
黄东说,从接手光谷为明实验学校的那一天起,他的目标就非常明确,“一心一意地办一所令人民满意的名校”。黄东心目中的名校,首先是具有自己鲜明的文化标签,通过文化引领学校发展。为此,他设计了具体的线路图,让师生们可以按图索骥。在精神文化建设方面,强调文化的管理功效,以文化为统领感召思想,让每个为明人树立自己是“为明人”的意识,坚定信心。在制度文化建设方面,明晰校风(尊重包容、自由博爱)、教风(正己敬业、奉献爱生)、学风(学思并举、个性张扬)、校训(勤学博闻、励志为明),入耳、入脑、入心,让大家逐渐形成自觉。在行为文化建设方面,强化“管是为了不管”的目标,倡导以“服务”为主导,以“解决问题”为目的的管理体制。在物质文化建设方面,着力美化校园,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让学校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每一个楼道,每一个橱窗,每一面墙壁都能说话,发挥育人功能;打造学校文化长廊,通过传统文化的熏陶,铸造学生的中国灵魂。如今,走进光谷为明实验学校的校园,处处飘荡着文化的馨香。
在黄东看来,名校应该是做高远目标的攀登者、教育的引领者。走进新时代,立德树人成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然而,多年来,我们一直说德育是教育的首位,但德育工作实效不强是一个不争的事实。针对当前德育工作的种种问题,黄东提出了解决思路,“着眼于大教育,践行在小细节,才能扎实做好德育”。具体来说:明确以培养“自信、自主、自豪”的为明学子为目标;建立制度,规范班级管理,规范学生行为;以“六个一工程”落实学生核心素养,即要求每个学生达到“一手好字、一口标准的普通话、一口流利的英语、一项体育特长、一项艺术特长、一手好文章”的要求,将复杂事情简单化;加强民族优良传统、理想前途、人文精神、科学环境教育,引导学生不断增强国家意识,逐步培养文化认同;带领学生走进大自然、社区、福利院,引导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增加对社会的认识与理解、体验与感悟,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开展跟着课本游中国,带领学生走出国门,让学生了解历史常识、人文知识、风土人情,感受异国风情,开阔眼界,增长见识;设立心理咨询室,配备专门心理辅导老师,解答学生成长期的学习、生活困惑,积极开展学生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
教学质量是检验学校教育教学效果的硬杠杠,更是学校发展的生命线。黄东深知,一所新学校要想真正赢得学生家长的信赖,不是靠花钱打广告和宣传,而是必须切实提高教学质量。从2014年至今,他相继提出了“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小学回归传统,特色创新发展;中学流程再造,教学质量跨越提升”“以质量求发展”“质量立校”“轻负担,高质量,全维度,显成效”,所有的口号都指向了“质量”这个关键词。在实践过程中,要求教师们念好“三字经”(准、活、实):深入研讨教案、学案、限时练、课件等教学资料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做到备课“准”;创新高效课堂模式,充分体现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学得有趣,学得轻松,做到课堂教学“活”;课后作业有效、有针对性,做到课后练习要“实”。实践证明,这种做法是有效的,真正减轻了学生负担,提高了教学质量。
在黄东的眼里,教师始终是学校发展的第一要素。“教师是学校办学理念的实施者,教师引领学生成长,教师的核心能力凸显学校的核心竞争力,是学校发展的可靠保证。”他对教师素质有一个形象化的比喻,“鹰一样的个人素质,雁一样的团队精神”。要求其他人做到,他自己率先垂范,学校因此形成了不断提升个人能力,又注重团队协作的风气。在黄东的引领下,教师们追求四种精神:一是主人翁精神,“我是为明人”,憧憬一起工作三十年,敬天爱人,合作与分享;二是敬业精神,“我是教育人”,培育热爱教育事业的热情,孜孜以求;三是专业精神,“我是专业人”,制定教师专业发展计划,开展校本研训,通过自主学习和集中学习等多种方式,不断提升教师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养;四是乐观精神,“我是幸福人”,为老师构建宽松和谐的工作环境,努力解决教师的后顾之忧,不断提高教师的福利待遇,让每位教师开心工作、幸福生活。他颇为自豪的是学校拥有一支富有创造力的管理团队和爱岗敬业的教师队伍,这也是他的底气所在。
从学生出发,践行优质教育
我一看到学生就很开心,一切烦恼就烟消云散。我觉得做一名老师是一件很开心的事情,特别有成就感。
——黄东
在黄东的话语世界里,充满了对教育的情,充满了对学生的爱。他认为,不是他成就了学生,而是学生成就了他。他对学生的关爱贯穿于他的教育生活中。
多年来,黄东每周至少打一次篮球。伴随一生的运动爱好,被黄东移植到学校教育教学中。于是他给每一位学生发了一个篮球,让学生有更多玩篮球的机会。为了适应学生不同的爱好,学校还开设了兵乓球、棒球、足球、网球、体操、跆拳道、游泳等项目,供学生自由选择。开设各种艺术项目也自然不在话下,如钢琴、提琴、舞蹈、绘画、书法,等等。
黄东认为,培养学生的运动特长和艺术特长,就必须把它当做一件重要的事认认真真地做,而不是为了应付家长做做样子。“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让学生真正学到东西”,体现了他的务实的作风,因此学校请的教练或合作对象都是比较“大牌”的。例如,曾效力上海东方大鲨鱼俱乐部的前CBA的明星单卫国,现担任学校的篮球老师;曾担任过李娜教练的余丽桥,如今在学校教网球;原国家兵乓球二队队员戴炜,现指导学生训练乒乓球;原国家队著名的体操运动员杨威,学校与其合作,共推“快乐”体操;湖北省歌舞剧院首席小提琴手朱玲,现担任学校的音乐老师……他希望学生在学校里养成爱好运动和艺术的习惯,并且至少有一项运动特长,一项艺术特长,在未来可以丰富自己的业余生活,让人生有幸福的色彩。
对于重大的艺术活动或者运动会,黄东要求“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对此,班主任都觉得黄校长这个要求非常苛刻。黄东想通过这种方式,始终把学生放在中心,以学生为主体,不断搭建学生自我展示和成长平台。理解了黄校长的良苦用心,在每年的六一艺术节上,每位班主任都绞尽脑汁地根据每一位学生的特点设计各种节目的表现形式和角色安排,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上台展示的机会;每年为期两天的运动会,既是以班级为单位的团体运动会,也是每位学生的“一项体育特长”的达标运动会,班主任想方设法动员每一位学生参加。所有学生“参与”这些活动,相当于为每一位学生的自信加分,背后却是老师付出的大量心血。
为了让学生休息好,在学校教学及办公用房非常紧张的情况下,黄东坚持拿出多个房间,改造成午休室,在室内设置了上下床铺,让每一位孩子中午有一个小时的休息时间。为了保证休息效果,安排校领导和教师每天值日,确保休息时间一到,没有一人说话、看书、贪玩。充足的睡眠时间,既有利于孩子的身体健康,又保证了下午的学习效果。
学校的表彰方式可谓是别具一格,具有鲜明的黄东特色。获奖同学有机会同校长一起吃饭,看一场电影,获得校长亲自创作的书法作品。书法作品上面写有激励学生学习的话语。在颁奖的时候,家长和学生一起上台,拿着校长的书法作品,在闪光灯前,幸福的笑容该是多么的灿烂!这种别出心裁、富有仪式感的奖励方式无疑会鼓励学生继续向更好的自己努力。
“教育要给学生留下多年以后美好的回忆,”黄东说,“让学生觉得上学神圣。”他在学校创造了更多的有仪式感的场景。在入学时,举行“开笔礼”,学生穿汉服、点朱砂、拜老师,和家长一起写“人”字;在过十岁生日时,举行“少年礼”,庆贺进入愉快的少年阶段;在即将毕业时,举办“毕业礼”,学生感恩老师,感恩遇见同学,感恩成长。学生对学校、对老师、对同学的情感在庄重的仪式中升华,幸福的回忆将伴随学生的一生。
记者感觉,黄东为人和善,尊重他人。跟学校的老师交谈,微笑总是挂在他的脸上,老师们在他面前并无拘束感,很多老师觉得黄校长就是一位兄长。小学部主任范小宝说:“黄校长的大局观非常好,善于处理同各方的关系,在关心老师和关爱学生方面,给了我们很多指导。我把黄校长当老大哥。”朴实的话语透出他对黄校长发自内心的尊重。尊重彼此可以说是学校的一种习惯。刘亚琼老师说:“我在学校得到了尊重,我也尊重每一个学生。”
黄东人缘好,富有人格魅力。黄东乐于和他认可的人合作且信任他人,他曾和十四位朋友共同创作一幅国画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正如初中部主任王乐平说:“黄校长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他善于用语言调动老师的积极性。戴玉老师说:“每次听黄校长的讲话,都是接受一次心灵的洗礼!”光谷为明实验学校在黄东的引领下,呈现了一派和谐协作的氛围。
多年来,黄东多次荣获市区级“优秀共产党员”“优秀校长”“教育系统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2019年,他再次获得了区“年度校长”表彰。尽管荣誉等身,但是他仍未有歇口气的想法,甚至只在周末才回家,其他时间则住在学校,和学生在一起,看着学生成长。他觉得荣誉属于过去,他现在着急的事情还是拓展学校的未来发展空间,为国家培养更多的有用之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