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度上学期第16周升旗仪式
今天是2016年12月12日,武汉光谷为明实验学校全体师生在操场举行第16周《践行弟子规,争做文明人》之“缓揭帘,勿有声,宽转弯,勿触棱”主题升旗仪式。
担任本周升旗仪式的班级是国际二(1)班,升旗手是司哲瀚、李岱溪,护旗手是陈佳昕、李若辰、邓懿文、涂瑜桓,主持人是秦禧月、金乐山同学。
这是一个团结奋进的班级体、一个温馨和谐的大家庭、一个生机盎然的乐园。24位活泼可爱、烂漫天真的孩子。他们,就是这个温暖大家庭的成员。展现个性、创新求索。墙壁上,贴着他们精彩纷呈的习作,黑板上,展示着他们精心制作的板报,他们用智慧和勤劳为自己的人生故事增添了许多甜蜜的回忆。 学会欣赏,恭敬谦让。在《弟子规》等经典学习中,他们懂得了怎样欣赏,包容他人,他们知道谦让是一种美德,是一种人生修养。欢笑常满溢这个家庭,因为它给予他们精神上的满足;真情常环绕这个家,因为爱意在每一个人心中流淌。“幼儿养性,童蒙养正,少年养志,成年养德。”他们,就是蒙正班,他们,正在向着理想,全力出发!
升旗后由国际二(1)班班主任李洁老师作国旗下演讲,她首先给同学们讲了一个小故事,通过故事告诉了学生们坏习惯的可怕。告诉同学们播种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种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倡导同学们继续认真地去践行《弟子规》,修养自己的品行,做一个对祖国,对社会有用的人。
接着由国际二(1)班全体同学带来精彩的国旗下表演——《小学生一日行为规范歌》。
值周教师陈龙老师对上周德育常规进行小结,由大队辅导员史若琦老师为获得为明之星的班级颁奖。一年级组:优一(4)、国一(1);二年级组:优二(2)、优二(3);三至六年级:优三(1)、国五(1)。
第15周获得文明用餐优秀的班级是:国一(2)、国一(3)、国二(1)、国二(2)、国三(1)、优四(1)
第15周获得英语口语测试成绩优秀的班级是:国一(3)、优二(1)、优三(1)、优三(2)、优四(1)。
最后在庄严的宣誓声中结束了本周的升旗仪式。
附1:
亲爱的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
今天,李老师先跟大家讲个故事吧。从前,有一个人学理发。从剃光头学起,师傅找来一个大冬瓜给徒弟练习。徒弟每次刮完都把剃刀往冬瓜上一插。师傅看见了,说:“不行不行,这样做很危险的!”徒弟不以为然地说:“这冬瓜有什么要紧,到真正理发的时候我自然不会这样了。”日子一天天过去,徒弟刀法越来越熟练,三下两下就把冬瓜刮得一干二净,刮完仍会顺手把剃刀往冬瓜上一插。出师那天,来了一个剃光头的,只见徒弟麻利地几下将那人的头发剃了个精光,然后……只听到一声惨叫。对,你们猜对了,这个聪明的徒弟很潇洒地把剃刀往那光脑袋上一扔,就象插在冬瓜上一样。
我们当然可以把它当笑话听,只是,笑过之后会悟到点儿什么吧?没错,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坏习惯的可怕。
叶圣陶先生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
英国哲学家培根说:“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因此,人从幼年起就应该通过教育培养一种良好的习惯”;
美国约·凯恩斯说:“习惯形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
这些至理名言,道出了养成良好习惯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是多么重要。而《弟子规》正是一部从各个方面教人养成良好习惯的国学经典。现在我们学校的老师同学都在践行《弟子规》。每天校园都能看到同学们向老师问好时“揖深圆,拜恭敬”;走在路上你能看到同学们“步从容,立端正”;食堂进餐大家都尽量做到“对饮食,勿拣择”;当午休入寝时,同学们还知道“置冠服,有定位”;当学习遇到困难时能够“心有疑,随札记,就人问,求确义”……
这周就让我们一起来践行“缓揭帘,勿有声,宽转弯,勿触棱”吧!
在古代房门口都会有布帘或竹帘,就等于我们现在的门一样,这是教我们开关门时,动作要轻,太大声有时会吓到人,而且我们的动作如果太大,有时帘子或门会打到后面的人。在走路转弯时,要与物品的棱角保持较宽的距离,除了避免使自己受伤外,也不会把东西弄乱或弄坏。这是告诉我们,做任何事情动作都要细腻、轻柔,不可以很粗鲁,要缓缓地做,不能够急躁,急于求成往往容易败事。特别是大事当前,更要心里安定,这样考虑问题就能够周详,做事就容易成功。一个人是否有学问,在哪里看?我们说替人着想是第一等学问,替人着想可不是用嘴巴说的,而是要点点滴滴落实在生活之中。我们除了走路声、关门声不可以太大外,假如你吃饭的时候很大声,同样也会让人觉得很不舒服。所以我们要处处提醒自己,所作所为是否考虑到了他人的感受,要懂得在日常生活这些小事上,锻炼我们的大气质。
同学们,播种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种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让我们继续认真地去践行《弟子规》,修养自己的品行,做一个对祖国,对社会有用的人。